2010年12月24日 星期五

組織衝突與危機管理(3)課堂摘要與心得

組織衝突與危機管理(3)
講師:黃三吉校長  99.12.02
一、課堂摘要:
()組織衝突
1.組織衝突的意義:組織內成員或團體因彼此間認知的歧異,在互動歷程中所發生的對立行為。
2.組織衝突的特質:衝突不可避免、衝突兼具正面與負面性質、衝突受主客觀因素交互作用影響、衝突難以理性評估或預測、衝突具有烙印及復發作用。
3.組織衝突的類型:人格衝突、價值衝突、團體間的衝突、跨文化衝突。
4.組織衝突的歷程:潛在的衝突、認知的衝突、感受到的衝突、明顯的衝突、衝突造成的結果。
5.組織衝突的功能與影響:衝突不一定都是負面。
6.學校組織衝突的因素:教師僅強調民主、權利,卻忘了校長具有權威與責任。
7.學校組織衝突管理策略:校長要成為正義的代表與最後的仲裁者。
二、課後心得:
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會有衝突。衝突的發生,通常是組織中兩個以上的成員或團體,因為資源的缺乏,或目標、情感、需求、利益、興趣的互不相容,感受到對方阻撓的行為,所產生競爭或敵對的互動歷程。
越是扁平的組織,衝突發生的機率愈高。在學校的組織環境中,處室間、行政人員彼此間、行政人員與教師間、親師間、師生間,都可能引發衝突,這些摩擦與衝突若未能有效的預防、管理與化解,將會影響組織氣氛、成員士氣、親師生關係,甚至學校聲望。因此,校長應具有洞察組織氛圍的敏銳度、婉轉巧妙的表達能力、服膺眾望的領導統御能力、最後仲裁的正義高度,才能在衝突發生前消彌於無形,在衝突發生時降低影響的層面。
三、評析:
衝突真的兼具正面與負面嗎?從短期的單一目的達成而言,或許是如此,但從人員流動率不高的學校組織而言,其正面效益遠不及於負面所造成的長期損害,而關係的修補也絕非一朝一夕所能為之。
組織的文化,影響衝突發生率的高低,而領導者所扮演的就是重要關鍵角色。學校與一般的事業體不同,所有的聚焦點,全圍繞在人的身上,因此,成功的領航者,若能引導學校走向「以情動之,以理曉之,以德服之,以法適之。」的人文關懷文化,則必能降低衝突發生的機率。正所謂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因此,最佳的衝突管理策略,應是在衝突發生前,儘可能化解所有可能造成引爆的衝突點。
民主潮流勢不可擋,在政治仍處成長期的現實情境中,教育組織的權力結構與多元關係仍在磨合與調整,身為一個學校的校長,若能整合全校的力量及所有可運用的有限資源,讓大部分的夥伴能甘願做,歡喜受,並贏得肯定、支持與敬重,則是組織衝突管理的最高境界。

組織衝突與危機管理(2)課堂摘要與心得

組織衝突與危機管理(2)
講師:黃三吉校長  99.11.25
一、課堂摘要:
()台積電的企業文化
1.堅持高度職業道德:個人的隱私該否處理?
2.說真話,不誇張,不作秀:面對記者是否該說真話?
3.放眼世界市場國際化經營:是否有如同企業的國際觀點?
4.注意長期策略,追求永續經營:一定要這樣嗎?一定不要這樣嗎?
5.專注於本業:學校的規模與環境適合專注在哪個方向?
6.客戶是我們的夥伴:我們的客戶是家長?還是學生?
7.品質是我們工作與服務的原則:品質是價值與尊嚴的起點。
8.鼓勵在各方面的創新,確保高度的企業活力:創新要有意義。
9.營造具挑戰性,有樂趣的工作環境,建立開放型管理模式:要求要比能力高一些,會有進步空間。
10.兼顧員工福利與股東權益,盡力的回饋社會:兼顧團體與老師的個人利益。
()企業文化分四部分
1.語言:企業的專業術語成為企業的獨特語言。
2.價值與態度:領導者的價值觀、經營態度與理念會影響企業文化。
3.教育:訓練員工要有計畫,造成潛移默化的作用。
4.組織:小組織、小團體的互動、角力,產生的作用與變化會影響企業文化。
二、課後心得:
「教書不是良心的工作,而是一種品質與標準。」,黃校長這句話有別於一般的觀點。前者為自律與情緒,有高低起伏且因人而異;後者為他律與門檻,有要素規範且具一致性。黃校長真正要表達的,應該是指:「教書是一種具有品質與標準的良心工作,而非純粹以道德取向的心證標準。」
「有心就會找到方法,無心就能找到理由。」,人的教育成長階段無法重來,因此不該由教師個人的自我標準去做取捨與作為,而是應該規範一些基本的標準與品質,以確保學生的學習具有基本素養與能力,再輔以教師的熱忱,提高學習的良率,提升書匠的角色而得以為師。
三、評析:
私人企業與公立學校的不同,就是私人企業「能給,能要。」,而公立學校卻是「不一定給得了,不一定要得到。」,因此,公立學校的經營與管理,除了以企業為師,學習企業的效率與制度之外,更該在做與不做的兩難間,做最適合學校規模與環境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
一個成功的學校領航者,能夠統整各項資源,營造一個兼顧團隊效能與老師個人權益的校園文化,共構學校願景目標,激發出老師的熱情與初衷,運用知識與E化管理,擴展教師專業,活化課程教學,深耕學生多元能力,凸顯學習卓越成就,建構一所優質的學校。
把事情做對很重要,一開始就做對的事更重要。

組織衝突與危機管理(1)課堂摘要與心得

組織衝突與危機管理(1)
講師:黃三吉校長  99.11.18
一、課堂摘要:
()五個組織文化的寓言
1.冷水煮蛙:如果管理者與員工對環境之變化沒有疼痛的感覺,企業最後就會像這隻青蛙一樣,被煮熟、淘汰了仍不知道。
2.四隻猴子:企業禁忌經常故老相傳,雖然事過境遷、環境改變,大多數的組織仍然恪遵前人的失敗經驗,平白錯失大好機會。
3.老鷹餵食:「公平」不能成為組織中的公認原則,組織若無適當的淘汰制度,在競爭的環境中將會遭到自然淘汰。
4.螃蟹文化:企業裡常有破壞與打壓別人成就與傑出表現的份子,如果不去除,組織裡將只剩下互相牽制、毫無生產力的螃蟹。
5.土虱效應:組織要有人能適當地扮演土虱,刺激組織成員的生存力。只不過魚與土虱的比率一定要抓好,否則反易弄巧成拙。
()以企業為師(中鋼、台積電)
1.願景:組織的願景VS領導人的願景。
2.文化:有優質的企業文化,即便遭遇挫折,也能快速再起。
3.策略:可行、漸進。
二、課後心得:
「當校長要以我為標竿,並超越過我。」,黃校長的這席話是殷切期許,更是挑戰。以「專業、清流、前瞻、效率」的教育理念,培養優質團隊,厚植學生的能力、關懷弱勢族群、深耕教育研究,讓文化國小創下許多難以超越的紀錄,要超越,著實不易。
誠如黃校長所言:「當一個校長,最重要的,是價值判斷與選擇。一開始就做對的事,抓住原則,以堅定方式建立積極的不公平;善於論述,將理念與理想以說故事的方式說服老師與家長;關懷與捨得,以誠心及柔軟的態度,傾聽與接納不同的聲音,將阻力撫順,甚至轉化為助力。」,有些話,或許早有所聞,但從一個成功的學校經營者娓娓道出的實務經驗,竟是如此貼近現場與觸動心思。
從組織文化的寓言故事,到引用企業經營的實例,沒有艱澀的理論,沒有教條式的框架,讓夥伴們感受到隨和親切的課堂氛圍,而擴散式的模糊訴求,讓人彷彿沒有壓力,實則有計畫的系統聚斂,驅使人主動前進。
我終於明白,「文化」成功的道理。
三、評析:
成功無法複製,但經驗卻可以記取。經營學校,就像經營企業一般,不能只是守成懷舊,應該具備現階段領先及未來競爭優勢,為孩子築構因應未來的基礎能力;學校校長就如同企業執行長,雖組織型態與權力結構相去甚遠,但卻有優於企業的資源動員能力與社會認同感,只要有心、有智慧,就有法門,就能為學校締造高峰經驗。黃校長在文化的十數載歲月,以卓越的執行力,將一所位於郊區的學校,締造成優質與卓越,就是經營學校最好的學習標竿。

為學校點燃亮點,締造風華

楔子
庚寅年仲秋起,有幸與北市教育界菁英夥伴浸潤於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第九屆校長培育班同修,聆聽各領域專家、學者、校長或有所成者,傳達政策方針,洞察趨勢發展、解析精闢理論與實務、引領專書導讀或分享寶貴經驗,扎實的課程盈滿每一個披星戴月的夜晚。
「學校創新經營理論與實務」由東吳大學教學資源中心主任何希慧博士擔綱前五週的理論課程,從學校創新經營管理的理論與案例分析、領導人應具備的特質與修為、談到如何運用各種資源及策略經營學校的永續特色,引導學員透過討論、發表、提問、報告,釐清觀念上的謬思、解答教育現場的疑惑,並分享各校的創新經營策略;後四週則分別由林建棕郭雄軍蔡志鏗馮清皇四位在學校經營管理卓有績效的校長現身說法,分享學校經營的特色及辦學實務經驗。九週課程,理論與實務的交織驗證與省思,逐步探索學校創新經營的應與該、行與停、直與曲、人與時,這是場豐富而持續的饗宴,值得細細品嘗。
創新是面對未來無可避免的浪潮
二十一世紀,一個資訊流通迅速、科技發展瞬變、國際界線模糊、社會多元價值、衝擊與挑戰不斷的知識經濟時代,從美國總統歐巴馬觸動全球人心的競選口號「change」燃起風潮,「改革與創新」已成為世界各國無法阻擋的洪流,排山倒海的衝擊政治、經濟與社會結構,就連同反應最保守的教育界,也無法自外於這股浪潮的影響。
杜威曾說:「學校是社會的縮影;學校教育的內涵,要盡量和實現生活相結合。」,因此,面對世界形式的革新巨浪,以及面臨少子化、競爭化及國際化的多重威脅,學校經營與管理已不能再因循鈍化,傳統的教育觀念、學習型態、組織運作、課程教學、專業發展、校園營造、資源統整、學校文化應適度調整與創新變革,藉以創立符合社區期待、可長可久的學校經營特色,提升學校整體教育的品質與執行力,培養具備未來競爭力的學生,再透過建立品牌形象與擬定行銷策略,為學校的永續經營奠下利基。
學校創新經營管理為體現教育價值
吳清基1989)強調創新的目的是在於提高教育內容的附加價值,強調用心呈現、講求創意。吳清山2004)認為學校創新經營乃是創新與經營的結合體,以「創新」為體,以「經營」為用,發揮學校教育功能。張明輝2004)認為創新是落實創意的一種過程、行動和結果;創新的目的在提升個人或組織的績效。綜上所述,學校創新經營管理不僅是一種教育理念的倡導,也是一種教育價值的體現,更是一種教育行動的實踐;經由共同願景目標的凝聚,具體方案規劃與策略實踐等措施,創造或彙整出有別於學校以往或他校已有的各種新教育作為,藉以具體展現符應未來需求的教育價值。
經驗傳承,驗證理論與實務
理論是「過去經驗」與「未來期望」去蕪存菁後的凝聚,實務則是「現實情境」與「理想狀況」的交互檢驗。雖然學校是一種有機體,其創新經營管理無法複製出完全相同的模式,但經驗是寶貴的問路石,不同風格的學校校長與經營團隊,面對不同的學校現有條件,如何開創出耀眼的成績單,締創學校高峰經驗,更值得效尤與探索。
林建棕校長建立「追求世界卓越的永續校園,落實全人發展的教育理想。」的學校願景,善用各種資源,將臺北縣深坑國小經營成為生態環保特色學校,讓深坑國小立足臺灣、放眼世界,走向國際,目前正以具備未來性、發展性的理念與角度規畫「人文、美學、健康、創新、永續」的臺北縣新市國小
郭雄軍校長以企業經營的理念,為臺北縣漁光國小豐富的景觀生態設計出一系列的遊學單元,還向外延伸到對面五千公尺長的茶園觀光步道以及茶葉博物館。將辦理創意遊學的經驗發揚光大,讓學校經營的型態出現更多的可能,引領學校特色發展另一種風潮,目前校長正為臺北縣雲海國小的脫胎換骨努力規劃,相信不久的將來,到雲海遊學將不再是夢想。
蔡志鏗校長透過臺北市泉源國小新建宿舍時家長為學校投入的感動歷程描述,傳達校務經營時應善用社會資源成為利基的理念,以及引述在臺北市逸仙國小服務期間,河馬老師為孩子學習盡心盡力地規畫創意課程,令人為之動容的故事,也提醒我們,經營學校,學生學習才是中心,而課程則是建立學生學習根基的架構,校長有擔當又親和開明的作風,正帶領著臺北市新生國小,走向另一個高峰。
馮清皇主秘從教育行政走入學校行政現場,為學校創新經營管理理論與實務做了最佳的驗證,擔任臺北市南湖國小校長期間,以宏觀的行政領導風格,帶領南湖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蓬勃發展,課程發展扎實、自然科學與資訊教育大步跨進,成就了建置未來教室的夢想,克服種種困難,從飲食文化的創新構思,引領師生建立國際觀,締造了南湖的高峰經驗。
從上述學校校長的案例分享中,我們看到了成功帶領學校走向卓越經營與管理的不同模式,其最大的共通點,就是一種觀念的轉化,一種文化的重塑,植基於學習型組織與具執行力的團隊,以共好為基,順勢強力而為。
點燃學校亮點,締造風華
當學校面臨學生人數日減時,與其憂心忡忡後果,不如積極思考如何活化發展,創造學校存在的價值(巫俐敏2007)。而一個組織欲永續經營、基業長青,唯一不變的法則,就是不斷「創新」(黃哲彬洪湘婷2005)。
少子化的趨勢,短期內似乎還未見到緩降回升的黃金交叉點,教育選擇權的聲浪以及教育經費的萎縮,注定了減班廢校的威脅勢必持續的延展,學校經營存廢的危機還沒有減緩的跡象。學校是社區文化與教育的基石,也是凝聚社區的磁力源,因此,為了社區的發展、為了對弱勢的照顧、為了讓教師安定教學,學校的校長及經營團隊,肩負著如何在競爭激烈的時代中,為學校的永續發展尋求利基、創新活化、點燃亮點、締造風華的重責大任。
參考文獻
吳清山(2004)。學校創新經營理念與策略。教師天地,12830-44
巫俐敏(2007)。國民中小學學校創新經營之理念與實務。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64。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資料來源: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64/64-37.htm
張明輝(2004)。精緻學校經營的理念、策略與執行措施。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座談會講義,15710-27
黃哲彬、洪湘婷(2005)。創新管理與學校創新經營。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集刊,1。臺南大學機構典藏。資料來源:http://nutnr.lib.nutn.edu.tw/handle/987654321/3625

2010年11月1日 星期一

所說的話就是所修的路


古代禪師寒山和拾得有這樣一段對話。 

寒山問拾得: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如何處置?

拾得曰:只要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酷夏寒。

善良的話是春風,使萬物萌動生機,明媚燦爛;
惡言是一把毒劍,阻擋友愛,使愛意凋零,善良枯萎。 

2010年10月9日 星期六

兩個砍柴人

作者﹕林青青  (轉載自網路)

  有一個年輕的柴夫到山上砍柴,不久,另一位老柴夫也來了。到了傍晚,年輕的柴夫發現,老柴夫雖然比他晚來,砍的柴卻比他多,於是,他暗暗下了決定,隔天要更早到山上去砍柴。
  第二天,年輕柴夫很早就到林子裡,他心想:「這次我砍的柴一定比較多。」沒想到,當他挑著木頭回到柴房時一看,老柴夫所砍下的柴,還是比他的多。
第三天,年輕柴夫決定,他不但要比老柴夫早到,還要比他晚下山,他心想,這次自己所砍的柴肯定比較多。沒想到,這一天,老柴夫砍下的木頭還是比他多。第四天、第五天也是一樣。
  到了第六天,滿腹疑問的年輕柴夫終於忍不住了,他問老柴夫:「我比你早到、比你晚下山、比你年輕有力氣,為什麼我砍的木頭還是比你少?」
  「年輕人啊!」老柴夫拍拍他的肩膀說:「我每天下山回到家後,第一件事就是磨斧頭,可是你下班回到家後,卻因為太累就只顧著休息,斧頭都被你砍鈍了,所以,雖然我比你老、比你晚到、比你早下班,但是我的斧頭卻比你利,我只要砍五刀,樹就倒了,你卻要砍十幾刀,樹才會倒。」年輕人終於恍然大悟。
  古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把工作做好,得先把工具磨利;學生要拿到好成績,得先充實自己的學識;產品要得到市場的青睞,得先做好內部品管;一個人要得到別人的敬重,得先做好自己的內在修為。
  年輕的砍柴人只重結果,卻疏忽了過程中要先磨利斧頭,反而事倍功半。老柴夫能充實好自己的內涵,才是最後決勝的關鍵!
------------------------------------------------------------------------------------------------------------------------------
  有人說,
  小學老師只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
  能把孩子教好、管好、顧好就好了,
  做甚麼研究?
  
  聽了很沉重!
  真的這樣嗎?
  
  經驗,如果來自於親自的體驗,要累積足夠的智慧,一定歷經不少的成功與失敗。如果,我們從事的是沒有生命的製造生產業,規格錯了,品質差了,東西壞了,最多銷毀重來,損失的是金錢。但是,老師從事的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志業,對象是孩子,教育如果失敗,真的能重來嗎?
  老師從事的真的只是褓姆的工作而已嗎?
  如果,老師的專業能力真的不足,
  那可能連當褓姆,都會有問題!

  親愛的教育夥伴們,
  充實自己的專業,
  才是重整教師尊嚴的法門。

  一起努力!

2010年10月8日 星期五

一本初衷

對於新事物,人們總是充滿新鮮好奇、躍躍欲試。
對於新戀情,人們總是關懷包容,看不見缺點。
對於新工作,人們總是信心飽滿,對未來充滿期待。
對於新立志,剛開始總是雄心萬丈,雖千萬人,吾往矣。

然而,一段時日後,
為何失去了熱情與耐心?
為何不再包容與關懷?
為何看不到未來與期待?

時間從未停止轉動,
環境從未停止改變,
考驗從未停止降臨。

那充滿熱情與理想的初衷,
是否也隨著一切的漫射而遞減或消失?
世界從沒改變過變的常態,
真正改變的,
是那虛無飄渺的 心 境 。

北京市望京實驗學校來訪

兩岸交流,這兩年隨著開放的腳步,逐漸活絡起來。

2010/10/07,北京市望京實驗學校來訪。

隨著改革開放的快速腳步,大陸這些年的經濟實力快速提升,加上龐大的內需市場,
已經沒有人敢輕忽他的國際經濟實力及重要性。

大國崛起,更需要教育實力當後盾。

這些年,大陸教育的硬體建設大幅改善,
教師的專業分級、積極的研究企圖、學校的特色亮點突破、學生的學習成就;
再在顯示,我們的競爭優勢,已逐漸遞減。

多次參與兩岸三地的學術研討會,雖然我們的創意成就,仍居領先地位,
但假以時日,若無法持續創新並維持技術領先,
一旦優勢不再,危機立現。

改變,並不是革命,而是宏觀評估未來時代的發展趨勢,而預做準備。
改變,或許辛苦,但不改變,未來的世代將會更痛苦。

這種子,總要翻土才能播下。

2010年10月7日 星期四

金寧中小學姊妹校來訪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金寧中小學姊妹校在許維民校長帶領下,
親師生第三度到士林作客。
每隔兩年的互訪,彼此已建立深厚的情誼,
金門人的豪邁,士林人的熱情,
串起兩地的真誠相待。

形式或許會因時代而變,因時空而轉,
但,不變的,
是情感的真善美。

祝福兩校 友誼長存

2010年10月3日 星期日

僕人 修道院的領導啟示錄    (佳句摘要)

第一天 重新定義

當領導人和當淑女其實沒甚麼兩樣。如果你老要提醒別人你是,就證明你根本不是!
                                                                -瑪格麗特.柴契爾
  • 領導(Leadership):一種技能,用來影響別人,讓他們全心投入,為達成共同目標奮戰不懈。
  • 威權(power):一種能力,利用你的地位,罔顧別人的意願,強迫他們照著你的決心行事。
  • 威信(authority):一種技能,運用影響力,讓別人心甘情願地照著你的決心行事。
  • 有威信的領導人具備的特質:誠信、以身作則、體貼、說到做到、善於傾聽、有責任感、尊重別人、不吝鼓勵、樂觀熱忱、感恩。
  • 只重視人際關係,卻拿不出工作表現的領導人,充其量只是個保姆,而不是領導人。真正的領導人是要在完成工作的同時,還要維繫良好的人際關係。
第二天 打破成規

愚公移山。                         -中國古諺
  • 充裕的物質生活不見得是幸福的保證,真正的幸福一定是免費的。
  • 我們是透過我們所形成的典範來理解外在世界的。但是我們的典範並非是天經地義的金科玉律。
  • 我們永遠看不到世界的真貌,因為我們只看得到我們想看的世界。
  • 改變會把我們拖出去原本安穩的舒適區(comfort zone),強迫我們改用新作法,這就是最困難的地方。挑戰我們的既定想法,就等於是要我們重新思考自己所處的位置,這當然很不輕鬆。
  • 頭腦清楚的人改造自己以適應外在環境,頭腦不清楚的人則是改造環境以適應自己。(蕭伯納)
  • 馬斯洛的人性需求層次:生理需求(食物、水、居所) --> 安全感與保障需求(一致性、可預測性) --> 愛與歸屬(為健全的團體所接納、並與之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 自尊(為人所看重、尊敬、肯定、鼓勵、得到認可與回報) --> 自我實現(盡力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
  • 滿足所需,而非滿足所欲。
第三天 領導表率

你們當中誰要作大人物,誰就得作你們的僕人;誰要居首,誰就得作大眾的奴僕。
-耶穌基督(馬太福音20章27節)
  • 有時候,服從確實可以治好我們過剩的自我和驕傲,自我和驕傲可是我們成長的最大障礙。
  • 領導是建立在威信之上;威信始終是建立在犧牲奉獻上;犧牲奉獻是建立在愛之上;愛是建立在決心(will)之上。
  • 意圖(intention)減去行動(action)等於空想(squat);意圖加上行動等於決心。       -布蘭查(Ken Blanchard) <一分鐘經理人>
  • 領導始於決心,這是人類最獨特的能力,連結了意圖和行動,進而推動了我們的行為。只要我們擁有決心,我們就可以去關愛別人,這個愛是動詞的愛,愛能讓我們找出並且滿足我們所需帶領的人的基本需求。滿足他們的所需,而非所欲。為了滿足他們的需求,我們自然就要犧牲奉獻。一旦我們能為別人犧牲奉獻,我們就能建立威信,或者說是影響力。直到建立威信,我們才算是貨真價實的領導人。
第四天 愛是動詞

愛是忠誠,是團隊合作,是尊重每個人。[愛]是組織最強大的力量。
-文思.隆巴第(美國超級盃足球冠軍教練)
  •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忌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
  • 愛是忍耐、恩慈、謙卑、尊重、無私、寬恕、誠實、守信。
    • 忍耐:展現出來的自制力。
    • 恩慈;付出關心(能傾聽)、讚美、以及鼓勵。
    • 謙卑:真誠、不虛偽、不自大。
    • 尊重:待人如奉上賓。
    • 無私:滿足別人的需求。
    • 寬恕:別人做錯了也不怨恨。
    • 誠實:凡事不欺瞞。
    • 守信:堅持所做的選擇。(建立願景)
    • 結論:(犧牲奉獻)把自己的所欲和所需擺到一邊,優先滿足別人最大的利益。
第五天 環境配合

不管男女,大家都想好好做事。只要環境配合,大家都會盡心盡力的。
-比爾.惠列(惠普科技創辦人)
  • 惟有良好的管教和健全的家庭環境,才會有健全的社會。
  • 你每從別人的人情戶頭裡提出一筆感情,你就得存入四筆感情,才能平衡。正面行為和負面行為的效果是一比四。
  • 人人都想改變世界,卻無人想要改變自己。(托爾斯泰)
  • 所謂激勵,就是足以影響別人決定的溝通方式。
第六天 選擇在你

我們所思考的或是我們所相信的,都無關乎事情的結果;真正關乎事情結果的惟有我們的作為。
-約翰.魯斯金(19世紀英國畫家)
  • 強將手下無弱兵。無能的不是大兵,而是將領。
  • 只要我們付出了心力、時間,我們就會被【黏住】。
  • 行為引發情緒,而非情緒引發行為。(布魯納)
  • 領導始於選擇。領導人選擇接下重責大任,這是他們自願的,並且願意付諸行動。
  • 人絕對可以主宰自己的行為,人確實是由自己所塑造出來的。至於會表現出哪一種,是由個人選擇所決定的,而非由環境條件所決定的。(弗蘭克)<追尋意義的人類>
  • 不做決定本身就是一個決定,不做選擇本身就是一種選擇。(齊克果)
  • 無論如何,我們都要為我們的行為做出選擇,並且接受伴隨選擇而來的責任。
  • 發展新習慣或新技能、新領導技能都必經的四個階段:
    • 第一階段:無知無覺,尚未學習 ( Unconscious and Unskilled )
    • 第二階段:已知已覺,正在學習 ( Conscious and Unskilled )
    • 第三階段:已知已覺,已經學習 ( Conscious and Skilled )
    • 第四階段:不知不覺,運用自如 ( Unconscious and Skilled )
  • 領導無關個性、掌控的能力、或是領袖魅力,而是和你【這個人】有關,出於本性,也就是性格。
  • 思想引導行為,行為變成習慣,習慣塑造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第七天 回饋多多

一分努力,數分回報。
-吉姆.洛南(美國企管顧問)
  • 人一出生,本人哀號,眾人歡喜。要是一生都能好好度過。他日辭世,眾人哀號,本人歡喜。(印地安名言)
  • 我想怎樣被人對待,我就應該怎麼待人。
  • 喜樂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滿足,是一股堅定的信念,相信自己已經明白了生命中最為深刻永恆的真理。
終曲

萬丈高樓平地起。
-中國古諺
  • 就從選擇開始。

2010年9月28日 星期二

自我超越的修練

一、建立個人「願景」
  • 不同於競爭,願景是內在的,而不是相對的。「自我超越」是對一個人真正心之所向的「願景」,不斷重新聚焦、不斷自我增強的過程。
二、保持創造性張力
  • 願景與現況差距的正面力量就是創造性張力,是自我超越的核心原理。
  • 因創造性張力而產生的負面情緒,就是情緒張力。
  • 創造性張力與情緒張力的互動是一種「目標侵蝕」的環路。英國作家毛姆:「只有平庸的人才總是處於自己最滿意的狀態。」
  • 實現願景的動能。弗利慈:「願景是甚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願景能夠發揮甚麼作用。」
  • 真實是盟友。「人們並不抗拒改變,他們是抗拒被改變。」。正確而深入地認清現況的真相,跟有一個清晰的「願景」一樣重要。
三、看清結構性衝突
  • 當我們在尋求一個願景時,如果有無力感或不夠資格的想法產生,則結構性衝突的力量就會開始活動,阻止我們邁向成功。
  • 改變生命中的深層結構:消極地讓願景被侵蝕、操縱衝突、意志力的運用。
四、誠實的面對真相
  • 根除看清真實狀況的障礙,不斷對於自己心中隱含的假設加以挑戰。
  • 心靈的變換:是我們未曾覺察的結構囚禁著我們。
五、運用潛意識
  • 潛意識學習:學習專注於心中真正想要的結果是一種技能。
  • 不斷對準焦點:對於過程的過分專注,會不斷的掩蓋目標的焦點。
  • 廓清生命的終極目標:培養潛意識最重要的是,必須契合內心所真正想要的結果。

2010年9月26日 星期日

犬儒主義

一、何謂犬儒主義?
犬儒主義(cynicism)(希臘語:κυνισμός)來源於古希臘犬儒學派學者主張的哲學思潮。該派別由蘇格拉底的學生安提西尼(英語:Antisthenes)創立。
犬儒主義的本意是指人應當摒棄一切世俗的事物,包括宗教、禮節、慣常的衣食住行方面的習俗等一切世俗,提倡對道德的無限追求,同時過著極簡單而非物質的生活。
現今,「犬儒主義」一詞通常用來描述那些認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是人類行為的原動力,並且拒絕認為利他主義及道德考量是人類行為的原始動機的人。

二、犬儒主義的歷史
犬儒主義最初關心的事情是道德問題。犬儒學派的學者認為人的美德是獲得幸福的唯一要件,換言之,擁有美德完全足以獲得幸福。犬儒學派的學者以此為準繩,摒棄一切他們認為「不能讓他們達到完美的幸福」的事物,最終在哲學上走向了某種極端。因此,「犬儒」一詞即衍生自希臘語的「狗」,意為像狗一樣摒棄社會、家庭責任、對金錢的追求甚至個人健康,以達到美德的極致,獲得完美的幸福。
受到這種思想的啟發,狄奧根尼(安提西尼的弟子)幾乎裸身並且沒有攜帶任何補給便周遊了整個希臘,享受了陽光、溫暖等一切自然的恩賜,並且聚集了幾千個皈依他的思想的人,並向他們講述這個社會是多麼值得諷刺。甚至亞歷山大大帝也在東征的途中拜訪過狄奧根尼,狄奧根尼勸說亞歷山大大帝放棄東征,然而亞歷山大大帝拒絕了,理由是「我的命運已經注定」。
狄奧根尼去世後,後人在他的墓碑上刻了一條狗,以表示他信奉的「犬儒主義」。

【資料來源】

2010年9月18日 星期六

組織的七項學習障礙

1.侷限思考
當組織中的人只專注於自身職務上,他們便不會對所有職務互動所產生的結果有責任感。就算對結果失望,可能也察覺不出何以如此。

2.歸罪於外
當我們歸罪於外時,是以片斷的方式來看外在的世界,僅限縮於個人或小團隊的思維,而將「系統」切割,因此,永遠無法認清那些存在於「內」與「外」互動關係中的許多問題及其解決之道。

3.缺乏整體思考的主動積極
真正具有前瞻性的積極行動,除了正面的想法之外,還必須以整體思考的方法與工具深思熟慮,細密量化,模擬我們立意極佳的構想,可能會造成那些我們極其不易察覺的後果。

4.專注於個別事件
如果人們的思考充斥著短期事件,那麼創造性的學習在一個組織之中便難以持續。如果我們專注於事件,最多只能夠在事件發生之前加以預測,作出最佳的反應,而仍然無法學會如何創造。

5.煮青蛙的故事
許多組織經營失敗的原因,常常是因為對於緩緩而來的致命威脅習而不察所造成。就像冷水煮蛙,雖然沒有任何阻止脫困的限制,但因為青蛙內部感應生存威脅的器官,只能感應出環境中激烈的變化,而不是針對緩慢、漸進的變化,終究因虛弱而無法動彈。

6.從經驗學習的錯覺
最強而有力的學習出自直接的經驗。但是,當我們行動的後果超出了這個時空的範圍時,就不可能直接從經驗中學習。因此,今日的問題,可能來自於昨日的解。

7.管理團隊的迷思
大部分團隊,僅對於例行的問題有良好的功能,但是當遭遇到使人感到威脅與困窘的複雜問題時,團隊精神似乎就喪失了。因感受到壓力而故障的團隊,通常充滿了許多善於避免真正學習的人,也阻絕對任何潛在威脅的探究,這就是「熟練的無能」。

學習型組織的五項修練

彼得.聖吉
第一項修練:自我超越
學習不斷地釐清並加深個人的真正願望,集中精力,培養耐心,並客觀的觀察現實,全心投入,不斷創造和超越,是學習型組織的精神基礎,也是一種真正的終身學習。

第二項修練:改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修練的起步,就是將鏡子轉向自己,學習發掘內心世界的圖像,使之浮現並加以審視。藉此,能有效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以開放的心靈容納別人的想法。

第三項修練:建立共同願景
建立組織全體成員衷心共有的目標、價值觀與使命,可以讓成員主動而真誠的奉獻和投入,而非被動的遵從。

第四項修練:團隊學習
當團隊真正在學習的時候,不僅團隊整體產生出色的成果,個別成員成長的速度也比其他的學習方式為快。

第五項修練:系統思考
唯有對整體、而不是對任何單獨部分深入地加以思考,你才能夠了解整個系統的變化形態,並藉以了解如何有效的掌握變化,開創新局。

2010年9月17日 星期五

建立競爭優勢的組織三力六向

學習力(專業、多元):學習不僅是人類的天性,也是生命趣味盎然的泉源。當世界更息息相關、複雜多變時,學習能力也更要增強,才能適應變局。惟一持久的競爭優勢,或許就是具備比你的競爭對手學習得更快的能力。

創新力(前瞻、認同):從構思發想到發明,再從穩定發展聚合到可實際重複產出,這個構想才成為一項創新。透過基礎創新的建構,引領組織正向的演化與變革。

執行力(效率、整合):執行是一種紀律,是策略不可分割的一環。策略是在正確的時間,選對的事做,做對的事。執行力就是全力以赴,把事情做對、做好。執行必須成為組織文化的核心部分。

2010年9月16日 星期四

法理學上的正義

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將「正義」分為二種:
1.屬於雙方對比性的關係 -->「平均正義」
2.屬於三方多面性的關係 -->「分配正義」

在教育現場個案的運用原則,則可活用「分類是否合理、適用是否公平」的標準,對事件的處理方式作法理性的檢視。例如:
1.賞罰分明(平均正義)與賞罰公平(分配正義)。
2.各項比賽規則的訂立。
3.學校教室使用樓層的分配。
4.替換教室課桌椅,更新設備的順位。

2010年9月15日 星期三

你是老鷹還是鴨子?

(摘自柏竇.薛佛《誰才是天生贏家》一書)
你知道印度有一則創造世界的故事嗎?根據這個故事,神首先創造了蚌殼,接著是老鷹。
人類有權在安逸無味的蚌殼生活和精采刺激的老鷹生活中擇其一,
他們要老鷹生活的優點,卻不願意付出相當的代價。
於是他們找了一種符合他們要求的動物--鴨子。

只看表面的話,鴨子和老鷹的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但實際上,牠們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動物。
如果你知道從何處切入觀察的話,你很快就會認出鴨子來。
兩種動物都會飛。但是老鷹在高空盤旋的同時,鴨子只能緊依在水面生活。

鴨子一個很明顯的特徵是牠的嘎嘎叫聲。牠整天都發出這種叫聲。
早上醒來時嘎嘎叫,餵食前也嘎嘎叫;別的鴨偷牠的飼料牠也嘎嘎叫;
有一件事沒做到,牠也會嘎嘎叫。只有高叫,沒有行動--這是一個很糟的方法。

現在來看看一些可讓我們更清楚瞭解鴨子個性的狀況。

住飯店時,你有沒有比規定時間遲了十五分鐘用早餐的經驗?
如果你這時遇到一隻鴨子,他一定會說:
「很抱歉,您來晚了。您沒有看見外面標示牌的時間嗎?早餐時間只到早上十點。嘎嘎嘎…...
反之,老鷹一定會問:「很可惜,自助式的餐已經收了,我可以請廚房趕快做點什麼?您想吃什麼呢?」

幾個月前,到亞特蘭大飯店住宿。我手上有飯店的訂房及確認證明。
我到的時候,飯店已經客滿。
接待處的小姐卻告訴我,我的訂房是無效的,因為飯店已經客滿了。
說完,她就讓我繼續站著。

我要求我 的權利。
那位小姐卻說:「飯店客滿了就是客滿了,我也沒辦法變出一個房間給你,嘎嘎嘎……
接下來那位小姐便不再理會我。

「喔,」我心想,「一隻鴨子」。接著我要求見她的上司。
她很不高興地說:「他也不會說不同的話。」她一邊說著,一邊正要消失在門後。
這門後一定是個鴨子池塘,她一定會跟另一隻鴨子出來。

我請她給我帶隻「老鷹」出來。「一隻什麼?」她想知道我問了什麼。
我跟她解釋:「請你帶個能解決問題的人來?」
她懂了。後來經理出面,他真的是老鷹。
他說道:「我們這裡真的客滿了。一定是我們作業有所疏失,為此我得向您道歉。我會儘快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我馬上打電話幫你找個適合的旅館,到這個旅館的交通費理所當然由我們來負責。在找到之前我可以先請您用個晚餐嗎?」

你認得出老鷹嗎?老鷹會做事,鴨子只會嘎嘎嘎。
鴨子嘎嘎嘎的內容不外是理由、藉口、沒有意義的話和抱怨。
總有一天,鴨子會被解雇。如果公司有問題,他們一定是第一批被開刀的。

接著他們會說:「真不公平,我想我的老闆對我有成見。」反之,老鷹會得到支持。
很重要的一件事,我們不應該像鴨子般,不做出個成果,只會嘎嘎地叫。
我們要避免公司內、部門內及小組內有鴨子的存在。
有些人認為我們也可以給鴨子一點動力。
但你知道結果是什麼嗎?頂多是一隻有動力的鴨子罷了。

這裡我列出一些鴨子和老鷹的不同之處:

1.鴨子說:「這我可做不到。」老鷹會問:「我如何才能做得到?」
2.鴨子是悲觀主義者;老鷹是樂觀主義者。
3.鴨子們互相敘說負面結果,甚至會為了這事由開個鴨子大會;老鷹大多報導正面的成果。
4.鴨子不到必要絕不做事,大多是連一次都不做;老鷹會多飛幾哩。他們付出的比要求的多。
5.鴨子工作緩慢。他們的準則是:「我是來工作的,又不是來逃難的。」老鷹則是「儘快完成所有的事」。
6.鴨子光是一隻嘴很會說,找藉口不做事更是一流。老鷹時時學習,努力做事。
7.鴨子很會找藉口;老鷹會找解決方法。
8.鴨子不敢冒險。老鷹也會恐懼,但是他們還是去做。老鷹很有勇氣。
9.鴨子從十點工作到下午六點;老鷹從六點到十點都在工作。
10.鴨子在每個機會裡找問題;老鷹在每個問題裡看見機會。
11.鴨子在人背後高談論闊,他們要這樣做才會覺得快樂;老鷹只談正面的事,否則就保持沉默。
12.鴨子要花很長的時間做決定,做事卻沒有三分鐘的熱度;老鷹果決行事,因為他對自己很有信心。
13.鴨子把精神都擺在問題上,而且只會空談;老鷹把時間擺在解決方法上,而且會實踐。
14.鴨子會記恨;老鷹懂得寬恕。
15.鴨子等人餵,如果飼料不夠,他會大聲叫;老鷹懂得負責,他只取所需。
16.鴨子愛他所擁有的東西;老鷹設法取得所愛的東西。
17.鴨子一有小事就激動得不得了,還以為這樣做很好;老鷹不會做這種可笑的事。
18.鴨子的生活圈只有一個小池塘;老鷹可以登高峰。
19.鴨子責備不如意的事;老鷹改變不如意的事。

人才要具備五識

知識-具有宏觀性、整體性的知識。
常識-能觸類旁通,卓越創新。
見識-具有前瞻性的視野,能洞悉未來的趨勢。
賞識-欣賞世上美好的人、事、物,也能具備欣賞對手與敵人的識度。
膽識-敢於挑戰傳統,跳脫舊有框架與思維模式。

2010年9月13日 星期一

管理學上的霍桑效應

  1927-1932年,哈佛大學的心理專家梅奧(George Elton Mayo)教授,帶領一組研究團隊進駐美國西屋電器公司(Western Electronic)的霍桑(Hawthorne)工廠,他們試圖改變各種工作環境及條件,希望能找到提高生產力的重要因素。
  實驗過程中,研究者不斷改變照明亮度、薪資福利、休息時間、午餐品質、環境狀況等條件,結果顯示,不論外在條件如何改變,並未對生產率上升產生明顯效果,有些甚至回到初始的狀況。而這個現象在個別工人以及群體的測試中似乎都存在著。
  這些出乎眾人意料之外的結果,經過長期探討,得到以下重要的結論:員工生產力的提升並非來自於外在工作環境及條件的改變,而是來自於額外的關注的榮譽感。參與這項實驗的員工,因為知道有研究團隊及公司同仁觀察及注意他們的表現,所以不管工作環境出現什麼變化,為了得到肯定,都會付出比平常更多的心力去工作,因此,自然就產生更高的生產力,締造出更好的成績。
  
  人人都需要被關注、肯定及獲得溫暖,不管是這個人表現優異或是差強人意,也不論是大人或孩子,更不論是士農工商各種身分與職業,能給予額外的關注與肯定,才會增加學習成果與表現。這種因為受到額外關注而產生的正向工作表現或增加學習成果的作用,稱為「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ct)

教育應找回孩子的思考力

十年前,有多少人能預測到現今的政治、社會、經濟變化?
我們面對的是還未出現答案的未來,
而教育的目的,就該是培養面對未來的能力。

既然如此,教育的定義,就不該以教為主,而應以學為要。

學會思考,學會面對,學會解決,學會創新。

教師最重要的工作,應該是協助學生學習和思考,引導他們開創自己的道路。
父母更不該放棄教育自己孩子的機會,而把孩子的教育外包給學校及補習班。

教育,就該教育出能思考的人!

2010年9月9日 星期四

「中華民國百年巡禮---士林國小」

士林國小(僑委會、宏觀家族、邀您看台灣)(台灣、藝術、文化)

本校創立於民國前17年6月(清光緒21年),創校迄今已一百多年校史,本校的前身是芝山岩學堂,民國38年改制為陽明山管理局士林國民學校,民國63年元月1日改為台北市士林區士林國小沿用至今。本校學區雖然幾經變革劃分成立十餘所國民小學,士林社區文物之盛、鄉土文化之美、雖經時空無情的流轉,也難以磨滅,探本溯源緬懷先人的功業,本校在地方人士的協助之下,利用社區資源成立鄉土教材館、校史館與昆蟲貝殼館,除教學使用之外,能回餽社會開放各界參觀,期使鄉土文化再發出璀璨的光芒。士林國小一直努力保護各種史蹟文物資料,校史館中保存第一屆畢業生畢業書,歷屆的校旗校徽,學生蒸便當的便當牌及多張令人回味無窮的老照片..其中有一幅日本油畫大師淺井忠的油畫作品「東京大成殿」,因東京大成殿早已毀於東京大地震,加上淺井忠的作品在市場上流傳不多,這幅畫相形之下更加珍貴。

2010年9月8日 星期三

畢老師的蘋果

眼見為憑?
未經查證的流言,對人的傷害,是無法彌補的!
就像隨風飄去的羽毛,無法一一的撿拾回來一樣!

要做個有判斷力的人,
首先,就該學會從完整的面向看事情。

謀定而後動,查證再查證!務求真確。
不當個傳播者,讓謠言止於此!

畢老師的蘋果,闡述的故事,很值得省思!

2010年9月7日 星期二

12個寵壞孩子的方法

來源:網路文章
想寵壞你的孩子嗎?
想培育出不負責任的下一代嗎?
很簡單,照著這12條法則去做,保證你一生會是悲慘的!


1.有求必應
打從孩子出生開始,你就給他所有他要的東西,如此一來就算他以後長大成人,他還是會倔強的認為所有的一切都是世界欠他的。
2.他出口成""你一笑置之

當孩子講出不得體的話甚至口出穢言,你卻只是笑了笑,這將會使他認為自己很可愛他說的話很討喜,你的反應不外乎是鼓勵他下次再挑些更討喜的話來講。
3.從不訓練他精神獨立

從小一切幫他打點好一切事情由你來負責,等到他20歲時再突然告訴他"自己決定吧!"我們不難想像孩子們對這種突如其來且遲來的恩准,反應會是:"#~%&^...."
4.從不告訴他你錯了

如此將造成他日後嚴重的罪惡感,若我們一直避免把錯字冠諸孩子的不良行為,一直不告訴他孰是孰非,待某日他抵觸了法律,犯下了父母再也無法替他掩飾的罪行,他還以為整個社會都與他作對,是他自己受到迫害。
5.替他收拾所有弄亂的東西

像個名符其實的老媽子一樣地跟在他後面,撿起他丟再地上的書鞋子髒衣服,幫他整理房間做東做西打理一切,養成他日後推卸責任,將別人的好意當成是理所當然的惡習。
6.毫不限制他的讀物

小心啊!雖然碗筷洗了餐具消毒了,孩子嘴巴吃得乾淨,腦子吃的卻是垃圾。
7.常常當著孩子的面吵架

日後父母離婚了家庭破碎了,你也不用為孩子麻木不仁無關痛癢的反應感到震驚與不解。
8.當他的搖錢樹

若金錢對他們而言太容易到手,想買東西時只要他們搖一搖吵一吵錢就掉下來了,不讓孩子明白金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賺取的,如此要他們如何能了解"錢歹賺",如何使他們能有正確的金錢概念。
9.滿足他所有的口腹之慾

當你自始至終永遠滿足他的需求時,你會發現一次的拒絕,就足以對他造成傷害極大的挫折感。
10.永遠站在他這邊

站在孩子這邊固然是好的,但要永遠嗎?當孩子真的犯錯時呢?你能想像這種心態----都是別人不好他們都對我的孩子有偏見,會造成他日後一生多少問題嗎?永遠站在孩子這邊,永遠教他與鄰居師長警察對立,不過是提早讓他走上不歸路罷了。
11.我就是拿他沒辦法

當孩子們闖了大禍犯了大錯,若你只是一次又一次拿這句話來搪塞,替自己的不是找藉口找台階下,孩子們以後如何能尊重你呢?他難道不會想:"既然沒辦法那就乾脆讓你一輩子都沒辦法好了"
12.準備過悲慘的一生吧

想寵壞你的孩子嗎?想培育出不負責任的下一代嗎?很簡單,照著這12條法則去做,保證你一生會是悲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