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4日 星期二

「校園規劃的一些問題」讀後心得

篇名:校園規劃的一些問題     作者:蔡紹斌

來源:財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摘要:
  作者自八十二年起就開始不間斷的觀察、記錄清水鎮的十一所小學校園植物,並在八十四年為各校建立起一份最完整的校園植物斷代資料。並針對多年實地觀察、記錄校園的心得,大膽的提出幾個校園規劃的建議及觀念,希望能有助於改善校園環境。
  而就其所觀察的幾所學校,或因主管機關的態度,或因學校領導人的經營理念及社區人士的關心程度,所造成校園植物呈現出的不同命運,作者除了提出嚴厲的批判,更大力疾呼:政府機關及學校應該重視校園規劃,不能再有將綠地當做是校園建設備胎用地的觀念,否則即使我們擁有超過百年的老校,也將像現在一般看不出一點點的歷史風味,傳遞不出一絲絲的人文氣息,而宏偉高大的校舍建築,不經意的就將學店的風格表露無遺。

心得:
  永續的優質校園,人與人、人與土地的關係應該節奏分明,時而緊湊、時而適當留白,而不是棋盤狀的均質分佈,或是點綴式的零星散佈。規劃的核心應該要能連繫校園中每一群的室內的學習空間和戶外空間,並兼顧能對外與社區共享,營造一個兼具安全、人文、自然、科技、藝術及健康的校園。
  「學校建築」是教育改革中最大的「教具」,整個校園就是一個環境教育中心,校園與自然的對話,所表現出來的氣質與潛在課程,能對孩子潛移默化地傳遞人與自然、人與土地的相處之道,進而培育孩子們從認同、關心環境的重要,進而愛護這片土地。
  今日校園內平均不透水面積比例逼近百分之七十,砍伐大樹,封死泥土地,建築新校舍、停車場,築起花台、鋪設PU跑道、球場及柏油、水泥地路面,造就一座座的水泥鋼鐵校園,於是一棟棟嶄新的校舍矗立,木質地板、中央空調、資訊設備、室內水生池、溫水泳池、寬敞明亮的空間,或許提供了絕佳的室內外活動場所,也改善了硬體的教學環境,卻也隔絕了孩子與自然環境的距離。
  一所學校裡,有幾棵與學校校史同齡甚至高齡的大樹?有多大面積的綠地可以讓孩子們感受與土地的親近?有多廣的林蔭可以讓孩子們休憩與漫步?有多少種與地區特性相關的植物?孩子們多久沒在學校裡聽到蟬聲與鳥鳴?有多久沒與學校的自然環境產生互動?自然的校園是否除了當作建築間的點綴、美化及老師上課的題材之外,再無其他?孩子下課除了運動場與遊樂器材之外,是不是就沒有其他的地方可以讓他們駐足與冥想?落葉、果實、花香、草綠已不再是孩子們關心與感念的課題?生態、環保教學只能停留在課堂上的圖片欣賞、電腦簡報與影片紀錄?昆蟲及動物觀察只能從家裡抓來蟑螂、螞蟻、蚊子或買蠶寶寶、小雞、兔子養殖?
  不管是鄉村或都市,大多數的學校或許礙於空間、經費與人力支援上的種種問題,在自然校園的規劃僅著重在校園景觀與建築上,而忽略調人文與自然教學環境的營造,因此,我們再追求營造風格獨特、建築亮麗及設備新穎的校舍時,是否也該好好考量,如何能營造一個像花蓮縣西寶國小那樣以人文空間、自然環境、社區營造及學生能親和學習相結合的優質永續校園。

沒有留言: